古人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大树底下好乘凉。如果阴曹地府有熟人,还是实力派的官差,又会怎样?
唐太宗李世民,贵为九五之尊,是天下有名且有能力的皇帝,却因无意卷入泾河龙王案,最终被吓得魂归地府。
离开阳世前,被唐太宗视为镜子的一代谏臣——魏征,不无惋惜地扯着李世民的龙衣,上奏道:陛下要将心放宽,我有一封书信,还请陛下到了阴司以后,捎给丰都我的好友崔钰。
西游记原著中有所介绍:崔钰是魏征的八拜之交的好友,生前先后任职兹州令同,后升任礼部侍郎,善于断案,又为官公正清廉。死后担任阴曹地府的首席判官,位高权重,是十殿阎君信赖并重用的人。
魏征之所以让临终之际的大唐皇帝给他捎信,是想让执掌着生死簿的崔大判官,能够关照帮助下唐太宗。
展开剩余80%果然,阴曹地府鬼门关里三曹对案会审时,崔判官打开天下万国国王天禄簿,看到唐太宗的阳寿已尽,死期应注定在贞观一十三年。
收到魏征的信,崔判官又心领神会,又不愿违背生前好友所托,于是悄悄用浓墨大笔一挥,给李世民增加了20年阳寿。
既然生死簿上写的还有20年阳寿,阴间鬼王十殿阎君在唐太宗这位阳间人王面前,也是客客气气,弯腰躬身行礼,不敢违背阴 阳人鬼之道,马上差下崔钰判官和朱太尉二人,送太宗还魂,重返阳间。
有十殿阎君的明令安排,又有崔大判官和朱太尉二人护送,唐太宗魂返人间应该平安无虞,一帆风顺吧?
事实上并非为如,唐太宗魂游地府,几次面临生死考验,最后还被朱太尉推下马,差些淹死在渭水河中。
“人生却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四大名著《西游记》原著第11回,“游地府太宗还魂,进瓜果刘全续配”一章节中谈到,唐太宗先是亲历并目睹了幽冥阴山和十八层地狱的阴森恐怖和丛生险象,又惊慌失措地走过涌动着血盆恶水的奈何桥。
没有想到,枉死城中唐太宗再被一些缺胳膊少腿的鬼魅挡道,再次险些丢了性命。
因为枉死城中,都是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等众头目枉死的冤业鬼魂,这些孤魂饿鬼阳间不收,地府不管,又永远不得超生。
尽管有崔判官和朱太尉的贴身保护,活着贵为天子的唐太宗,却不得不向开封府的一介凡人相良借了一库金银,舍得钱钞,才得以脱身枉死城,摆脱了冤家债主的索命追讨。
魂灵继续飘飘荡荡,唐太宗来到了真正的六道轮回之地。
民俗文化中讲六道众生,行善积恶终有报,逃不过六道轮回。
哪六道呢?有“三善道”:人间道、阿修罗道、天神道。也有“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六道轮回之所,又见那腾云的,身披霞帔;受箓的,腰挂金鱼;僧尼道俗,走兽飞禽,魑魅魍魉,滔滔都走那轮回之下,各进其道。”
西游神话中谈到,唐太宗见这些迷惑不解,不懂就问!
崔大判官解释道:所谓的六道轮回,就是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
地府轮回之地,阳间出头之处,唐太宗又是走的哪一道门呢?原著中写道:崔判官将唐王直送到“超生贵道门”,然后不再相送,只是安排朱太尉再送其一程。
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当朱太尉将唐太宗扶上马,又送了一程后,却在渭水河边又将唐太宗推了下来,差些淹死。
离世三天又重返阳间的唐太宗,在魏征等诸大臣讲到这一幕时,这样说:我骑着马,正行道渭水河边,却被朱太尉欺心,将我推下马来,跌落河中,几乎淹死。
汉字词语中的“欺心”,一指的是自己欺骗自己,昧了良心和动了坏心思等行为。
朱太尉为何要这么做呢?西游神话中,谈到一个细节:唐太宗骑马来到渭水河边,看到一对金色的鲤鱼在河里翻跃跳斗,李世民拉马不再向前。
在朱太尉的再三催促下,唐太宗仍然只顾贪看,忘了返回阳间,朱太尉这才着急,一把将唐太宗推了下河。
当然还有吴承恩老师没有明确提到的原因,那就是金色鲤鱼暗藏的秘密。
到底是什么样的金鱼,能吸引或迷惑的堂堂一国皇帝,忘记了投胎返回阳间,我们将会在另篇文章中专门谈谈。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发布于:河南省振兴配资-炒股选配资-正规的配资平台有哪些-在线炒股配资服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